2018年4月24日,2018年4月24日,黑龙江省图书馆龙江书院负责人、研究馆员的毕洪秋老师来我校作题为“图书馆专业论文写作与投稿择要” 精彩的讲座。
毕洪秋老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现任《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图书馆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曾任黑龙江省图书馆副馆长、《图书馆建设》常务副主编,其长期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图书馆科研管理、图书馆权利、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阅读推广等领域实践与研究,有着30载编辑经验和5年副馆长经历。毕老师怀着一生不变的图书馆情怀,带着丰富的图书馆专业学识,从审稿编辑角度与大家详尽地分享了图书馆专业论文写作与投稿的要诀。
毕老师认为对图书馆工作的研究是图书馆专业论文的基础与前提,她指出,科研必须具备一个带头人、一个实施团队、一个目标或愿景这三要素。而为了科研的有效进行,毕老师分享当年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实施办法,黑龙江图书馆组织了专门的学术委员会,开展科研项目申报相关的知识培训,每年派送6-8人赴国内先进的图书馆进行学习,同时鼓励馆员将科研项目与日常业务工作对接,关注每位馆员的心理成长,并且制定可行的考评办法等,这一系列的举措使黑龙江图书馆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
论文是科研成果最普遍的呈现方式,毕老师以自己多年的审稿经验向在座的馆员详细讲述了图书馆专业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投稿须知。毕老师强调,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除了产生创作灵感、确定论述主题、进行文献研究、构思文章构架等关键点,自我批判反思是必不可少的,要在批判中进步,不断修改、精炼文字、删去冗余才可产出高质量的论文。在这个信息泛滥、宏观无序、自媒体横行的时代,要将写文章从职业生存的层次上升到精神追求的高度,我们需要打磨自己的专注力,塑造工匠精神,形成自己的研究领域。对于投稿,毕老师指出,要诀是研究刊物和主编。“一刊一个人”,主编的个性和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稿件的录用,同时投稿人要对刊物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关注其细节并与其建立起联系。毕老师提出了好文章必备的六大要素和劣质文章的六大特点,并以论文实例向大家具体形象地展示了优质文章与劣质文章的区别,使在座的馆员受益匪浅。
讲座反响热烈,在座的图书馆馆员积极提问、探讨,本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