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日期:2020-10-19 访问次数:819
9月27日下午3点,由绍兴图书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尚德书院博雅读书第15期大型读书报告会暨越州讲坛走进浙工大之江学院--孙禹:歌剧《秋瑾》与戏剧文学”活动,在之江学院行健楼117报告厅隆重举行。著名编剧、导演、作家、国际瓦格纳大赛金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孙禹老师,携手原创江南越韵民族歌剧《秋瑾》演职人员,给之江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歌剧的饕餮盛宴。
本次讲座采取了戏剧教学融入剧中唱段的方法,孙禹老师充当“说书人”,艺术家们现场演绎精彩唱段。在歌声中,大时代背景下的故事缓缓展开。秋瑾、徐锡麟、李钟岳、蔡元培、鲁迅、吴芝瑛、王廷钧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舞台上,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同学们。在听到秋瑾就义前所唱的咏叹调“人生自古谁无死”、李钟岳自杀前所唱的“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及合唱“女儿红遍绍兴城”时,报告厅里的同学们个个热泪盈眶,掌声经久不息。
歌剧《秋瑾》剧组演职人员亮相活动现场
27日下午1点起,歌剧《秋瑾》剧组主创人员就陆续来到现场,他们装扮认真,披挂上阵,其敬业精神和严谨态度令同学们十分敬佩。剧组演职人员由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教研组老师为主,特邀了部分国家级演员担纲主演。总策划、秋瑾的饰演者胡雁是国家一级演员,原中国东方歌舞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三大女高音之一,被海内外媒体赞誉为东方莎拉布莱曼、东方女郎,现为浙江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来自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青年舞蹈教师吴群为秋瑾的特邀饰演者,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舞蹈硕士研究生。徐锡麟及陶成章饰演者由青年男中音、硕士研究生胡帅饰演,他师从于浙江音乐学院声歌系主任。蔡元培饰演者是由杭州歌剧舞剧院青年男高音高桂源担纲,他们具有深厚底蕴的舞台表演和极具穿透力的演唱,使这次演绎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为把歌剧《秋瑾》打造成为一项文化精品,创作组深入绍兴到角角落落,体验生活,努力让这台原创民族歌剧人物鲜活、舞美新颖。”主创人员如是说。
艺术家们为英雄深情演唱
艺术家们为此次报告会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他们在舞台上的倾情歌唱和表演,还有现场专业音响设备的加持,创造了舞台真实感,烘托了现场气氛,整个报告厅充满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孙禹老师对歌剧《秋瑾》故事进行了生动的讲述。歌剧音乐由浙江省音乐家主席、国家一级作曲晓其老师创作完成。一首首唯美的咏叹调、演员饱满而又深情的歌唱,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首先登台表演的是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特邀秋瑾饰演者吴群老师。她的咏叹调是整个歌剧中标志性的曲目《秋风秋雨愁煞人》,抒怀了一个革命烈士,从离别母亲到日本去寻求革命真理,最后完成了一生的事业,走向断头台前的内心独白。吴群老师唱得情真意切、大气委婉、高亢激昂、气壮山河,动情处泪光盈盈,欲罢不能,令人感受到其内心的情感激荡。
徐锡麟饰演者胡帅老师一首咏叹调《人生自古谁无死》是由唐朝边塞诗人及梁启超、文天祥等人的诗作改编而成,他的宽厚嗓音得天独厚,胸腔共鸣让人惊叹,有如千军万马,将歌曲特定的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胡帅的演唱把徐锡麟这个人物演绎得具有博大情怀。
歌剧《秋瑾》体现的是浓浓的人文精神,人物刻画完全基于人的本性。秋瑾身边的人物,包括其婆婆、丈夫、闺蜜,各自有鲜明的性格特点。绍兴文理学院声乐副教授张海、副教授何小全和青年老师宋凯琳分别饰演了这三个人物。他们的对唱将戏剧的矛盾冲突展现得非常立体而真实,表现了儿媳与婆婆之间的微妙关系。其他演员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他们在台上光彩照人的背后,依托的是正确的信念、特有的悟性、顽强的毅力、精湛的指导以及自身对艺术多年的执着追求。
孙禹老师谈歌剧《秋瑾》与戏剧文学
歌剧《秋瑾》的编剧是孙禹老师。根据历史人物改编创作的歌剧作品到目前为止不胜枚举,这种创作的优势明显,但如何用来自西方的歌剧形式演绎东方的英雄故事和历史人物,并且将人物的一生浓缩在短短的几小时内,其难度显而易见。
“我经常说我是一个悲剧英雄,因为在我的艺术人生当中没有别的词汇,只有勇往直前。我想去做什么事情我就要去做,做了就有两种可能,成功与失败。要是不做,成功失败皆不存在。”孙禹老师说。
“秋瑾不光是个悲剧英雄,她抛家舍业,立志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她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孙禹老师在写这部戏的时候,抓住了几点,首先秋瑾是个女人,其次是个母亲,之后才是鉴湖女侠和女诗人,最后才是辛亥革命的烈士。“秋瑾不仅是这个民族的榜样,更是绍兴的名片,是浙江人民的骄傲,是妇女的榜样!”
歌剧的表演形式以抒情为主,以塑造人物为核心,它是集一切艺术形式之大成,所以说歌剧是艺术皇冠上的钻石。在剧作家的视野里,剧本创作的内容永远在瞄准人性。“这部戏里面没有过多地宣扬善恶,是基于我们对人性的解读,我们对烈士精神的挖掘。我们读懂了历史,读懂了先烈们坚定的信仰,才有了我们今天不断向前的动力。”
“一部歌剧能不能成功,主要看这个剧能不能做到这三条:凤头美不美?猪肚能不能把观众紧紧地锁在座位上不走?豹尾厉害不厉害?”孙禹老师说,懂得了这些,将来就能去欣赏话剧、歌剧、歌舞剧、音乐剧等等,很容易理解戏剧的核心,也会爱上歌剧。
高雅艺术走进校园 培养学生具有广博视野
原创江南越韵民族歌剧《秋瑾》预计将于11月走上舞台。艺术家们创演《秋瑾》,旨在充分展示秋瑾的英雄形象,以音乐为载体,用烈士精神感化人的心灵,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教育。
这是一场关于欣赏歌剧、读懂戏剧的大型读书报告会。孙禹老师“将故事情节与每个节点的唱段结合起来进行讲解,既能让学生很容易接受和了解这种艺术形式,也能让学生很快爱上这门艺术。”“通过唱段形式对戏剧文学创作及欣赏歌剧的方式进行深入浅出的表达,是一次深度的含金量非常高并且直抵人心的视听盛宴”,“这个形式非常好,能够进入每位同学的心底里,并让同学们与故事人物情绪和思想产生共鸣。”活动结束后,很多感慨地说。
大学生群体对于歌剧文化知识相对缺乏,对歌剧唱腔当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体验不足,因而不能体会到这门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启发学生情感与道德层次的敏感度,如果通过这次沉浸式报告会能达到些微的效果,那就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之江学院图书馆执行馆长周群芳老师说。
(张增祥 郑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