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成员馆动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雕版印刷体验与沙龙活动顺利举办

编辑:  日期:2024-05-14  访问次数:10


5月10日,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主办、大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超星公司联合杭电教职工读书俱乐部协办的“穿越时空的墨香”——雕版/活字/线装古旧书/雕版体验展览在图书馆五楼特藏中心顺利举行。

此次展览现场展出了《史记》(明崇祯汲古阁刻本)、《径山藏》(明万历妙德庵刻本)、《三贤集》(清康熙刻本光绪重修本)、木活字印本、铅活字印本、明清及民国线装古旧书和称“未来的奢侈品”的古籍雕版。这些带着各种深深传世痕迹的古旧展品不愧是印刷史上的“活化石”,焕发着文化、历史和艺术的气质,带给每位观者的感受是岁月的洗礼、时间的力量、文化的传承和收藏研究的价值,对望之间,一眼千年。

能在图书馆的现场看到这些展品,还能零距离观摩古籍雕版,到场的师生都表示很新奇和兴奋。看到纸墨俱佳、写刻精良、排版疏朗的各种古旧书却也不敢轻易触碰,但又禁不住对其中的内容充满好奇,现场工作人员一一对古物展品的传世渊源和收藏价值做了详细的讲解,也引导大家小心翻看并讲述每件展品的特殊之处。徐明馆长和张晓泉副馆长都来到了展览现场,和师生一起参观交流,体验手工印刷,领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世界最古老印刷术的独特魅力。

图书馆五楼书展现场精心陈列了雕版印刷与印刷史主题的精品图书,值得细细品读和翻看,书展时间将持续到5月17日,欢迎师生前来。

下午,由图书馆、星空读书会和教职工读书俱乐部联合举办的《雕版印刷——印刷史上的活化石》讲座在图书馆五楼特藏中心顺利举行。图书馆徐明馆长、大涵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彭春友先生以及几十名杭电师生参加了讲座。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陈矩弘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张晓泉副馆长主持了讲座。

陈矩弘教授是出版文化与出版史、主题出版、新媒体出版与传播方向的专家。他从雕版史的“黄金时代”两宋时期开始切入,讲述了“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由来。国学大师罗振玉称“宋代刊板,蜀最盛,杭最佳”宋版书写字体优美,版式简洁,装帧讲究,整部书大都端庄雅致,令人赏心悦目,堪称最美古籍,而这与宽和包容、百家争鸣、教学相长的宋代思想文化绝不可分。

接着,陈教授又分析了杭州(当时的临安)作为两宋时期“全国四大刻书中心”为何是最佳出版中心,与其他开封、蜀与福建三个刻书中心一一比较之后,杭州作为京城的优势脱颖而出。沿着御街(今中山中路)向北穿过朝天门(今杭州鼓楼),走向众安桥,书铺林立,俨然出版中心。南宋橘园亭(靠近中河)是大量书籍运送的码头,形成了当时的书籍交易市场,生动再现了当时之出版盛况。南宋临安在官刻、私刻、坊刻三大刻书业中,尤以“坊刻”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贡献最为卓越。

在分析了杭州雕版印刷素负盛名的成因之后,陈教授详细讲述了宋室南渡后杭州雕版印刷业趋于极盛的典型代表——陈氏书铺。陈氏书铺经营有道、风格独特,以刻印唐宋名家诗集最为著名,其刻印的《唐女郎鱼玄机诗集》刻印极佳,其海内外孤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反映了宋代杭州地区的坊刻风貌。宋本雕印精美,其本身就是艺术品,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版本学资料。写刻精工,而且数量也多是两宋杭州刻本的风貌与特点,尤以当时全国知名的杭州西湖书院刻书最为有名。

在讲座的最后,陈教授回答了师生提问并一起合影留念。通过此次讲座,将展览所见、雕版印刷动手体验和理论知识结合了起来,不仅详细了解了两宋时杭州雕版印刷的历史细节和空前盛况,也对文明的有序传承有了更深刻的历史、社会和战略意义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