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成员馆动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韩建民教授——关于“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主题分享顺利举行

编辑:  日期:2025-04-23  访问次数:10

4月2日下午,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主办,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协办的“星空读书会 · 大家说”系列活动:《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从钱学森到人工智能背后的年轻人》讲座在第四教研楼127报告厅顺利举行。国家新闻出版署智库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题出版与融媒体研究院院长,主题出版发展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韩建民担任主讲嘉宾。图书馆副馆长张晓泉主持分享会,校党委副书记戚明钧受邀出席。

党委副书记戚明钧深情回顾了杭电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用实例告诉学生,家国情怀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杭电。例如,我们的老院长蒋葆增先生,与钱学森院士是校友,他作为清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赴麻省理工深造,后来国民政府专门请他回国设计建造了我国第一个电子管厂。从桂林到重庆再到天津,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做出卓越贡献。还有邓先灿老院长,1956年参与我国第一只晶体管的研制,让《东方红》乐曲响彻神州。

他深切期盼杭电学子能够继承前辈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积极投身到国家科技进步的事业中去,掌握先进技术,赋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期待若干年后有杭州“十小龙”、“十一小龙”的出现 。同时叮嘱同学们多读书,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实践,关注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

在主题分享环节,韩建民教授他结合自己的出版经历,以钱学森为例,详细阐述了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他认为,家国情怀不是虚的,而是具体、生动、有深度的。他提到中央提出的两个结合,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要真正理解我们这个民族,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甚至要在身上有所积淀。这样,家国情怀才会更加深厚。韩老师还强调,一个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根的人,根在中国,由我们的文化积淀所构成。他还提及了一众伟大的科学家,从郭永怀到顾诵芬,以此指出人生短暂,如果将学习和工作仅仅视为一种简单的职业,那么可能无法成就大事。接着,强调了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和有效性,认为它是人们身上最强大的发动机。

在读书与精神构筑方面,韩建民教授分享道,书是从里到外影响人的,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能载入历史,传承文明,教化社会。接着,韩建民教授通过中央对出版的重视以及各高校对出版资源的配置,进一步说明了出版和书籍的巨大贡献。此外,还提到了当前年轻人,尤其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条件改善,可能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因此需要调整心态,通过读书等方式积累内心的力量。最后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指出读书能系统性、根本性、长远性地改变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短视频等只是表面的娱乐,无法真正构建精神世界。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提问,问题包括“如何引导年轻人重视精神世界的构建”以及“如何将家国情怀转化为日常可践行的具体行动”。韩教授一一耐心解答,给出了独到的建议,推荐年轻人从畅销书以及人物传记读起,培养精神世界,强调大学生关心政治、关心现实,认真学习打下专业基础,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

图书馆副馆长张晓泉在总结时强调,培养好读书、读好书的终身习惯,通过阅读构建强大的精神世界,这既是个人成长的阶梯,更是民族复兴的基石;呼吁重视文科,只有科技与人文交融,才是AI时代大学应有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