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成员馆动态

四季美学|秋意“竹”浓——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图书馆举办“四季美学课堂”第44期竹编体验活动

编辑:  日期:2025-11-05  访问次数:10


金秋十月,橙黄色的布景与微凉的秋风交织出一幅温暖的画面。伴随着阵阵秋意,第四十四期“四季美学课堂”——“竹韵编铃,匠心传承”非遗竹编体验活动在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的同学们围坐在铺有白色桌布的工作台前,桌上点缀着橙色竹筒花与老树根装饰,仿佛进入了一场秋日里的手作森林。

 指尖穿梭,编织秋日的诗意

竹编,是中国最古老的编织工艺之一。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与美学。活动伊始,非遗讲师带领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的同学们走进竹编的世界。从竹材的选取、分丝到编织结构的讲解,每一个环节都让大家对“竹”的柔韧与灵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这不仅是手工,更是一种节奏的艺术。”讲师微笑着说。随着竹条在指尖灵动穿梭,宁波职业技术大学的学生们一边倾听,一边尝试着编织属于自己的“竹韵风铃”,从最初的拘谨到渐入佳境,竹条在掌心中弯转成型。

 两种竹风铃,定格匠心之美

圆形“竹风铃”,象征着和合与圆满;葫芦形“竹风铃”,则寓意着秋日丰收与福禄吉祥。它们既延续了传统竹编的纹理之美,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美学,成为学生们共同完成的创意成果。

“在一根根竹条的交错中,我们仿佛看见了时间的纹路。”来自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国际商旅学院的叶珍珍同学感叹道,“编织的过程让我感受到一种平静与力量。”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专注,大家互相交流技巧、欣赏作品。

 让非遗融入生活,让美育润泽心灵

“四季美学课堂”是宁波职业技术大学图书馆长期开展的文化品牌活动,旨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让青年学子在亲身实践中理解美、创造美。本期课堂通过竹编技艺的体验,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非遗手工的精妙与韧性,也引导他们思考传统技艺如何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从“技艺传承”到“生活美学”的转化。

活动结束后,同学拍照留念、分享心得,将这份秋日的温度延伸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竹影摇曳间,一堂非遗课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手作本身——它成为一次文化的回望,也是一场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温柔启程。

 


缪玄文/摄

   胡蕴子/视频